湘西州特校:增强四个意识 做合格人民教师



本网讯:为建设一支既有较高专业素养又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9年4月6日,湘西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召开了2019 年春期第6次政治学习会,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张贤波同志主持,首先是张贤波同志领学《增强“四个意识”的由来,内涵及要义》,在讲座中,副校长张贤波强调,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增强“四个意识”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强“四个意识”,作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政治上的一项基本要求,归结到一句话,就是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最后,副校长张贤波要求:各位教师要牢记使命,勇担时代重任,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把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贯彻到具体工作中,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自觉维护湘西州特校教师的良好形象,为党和人民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附讲座内容
《增强“四个意识”的由来,内涵及要义》
一、四个意识指的是什么?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这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二、增强“四个意识”提出的现实依据
第一,增强“四个意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加强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确保党的高度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的关键。早在1941 年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把我们党进一步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塞维克的党,要求全党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面,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以“应付革命过程中长期残酷复杂的斗争”,“实现我们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任务”。(《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年版,第 443页。)今天,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已经成为一个在有着 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如何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保证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习近平深刻指出:“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是做不到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年版,第 772页。)增强“四个意识”,是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第二,增强“四个意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继承和发展。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刻论述了领导核心问题,强调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毛泽东文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 69页。)。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又进一步系统论述看齐问题。(参见《毛泽东文集》第 3卷,第 298页。)邓小平 1975年抓整顿时,明确提出“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强调当时的大局就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两步走的宏伟目标,后来又集中论述“两个大局”和核心问题。(参见《邓小平文选》第 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 2页;《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7—278、310页。)20世纪 90年代中期,我们党专门开展“三讲”教育活动,江泽民强调“三讲”的核心就是讲政治。(参见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 347页。)进入新世纪后,胡锦涛也多次强调讲政治、讲党性、顾大局问题。(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 2月 4日。)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千里跃进大别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举国之力发展“两弹一星”,还是今天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胜利,都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讲政治讲大局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们党从最初只有 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 88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党坚强有力,靠的就是党紧紧依靠人民,靠的就是党有科学理论指导、有坚定理想信念、有严密组织体系、有铁的纪律。(参见《人民日报》2016年 6月 30日。)
第三,增强“四个意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面临的形势任务的清醒认识和积极应对。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这一时期,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多次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并强调这是“全面审视和判断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大势得出的重要判断”。(《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 33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只有坚持从严管党,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组织的“四个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党才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增强“四个意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严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人民日报》2016年 11月 3日。)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道出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更直指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所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党员队伍构成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的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仅从近期巡视反馈情况来看,不少地方和部门普遍存在诸如“党的领导弱化”“政治意识不够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主要负责人不担当”“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党的建设薄弱”“管党治党存在宽松软”等突出问题。(《人民日报》2016年 10月 12日;《人民日报》2016年 10月 15日;《人民日报》2016年 10月 18日。) 这些问题,说到底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的集中体现,根子在于 “‘四个意识’不强”,
三、深刻理解把握增强 “四个意识 ”的内涵和实质
在建党 95周年大会上关于“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人民日报》2016年 7月 2日。),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关于“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当政治上的明白人”(《人民日报》2016年 12月 28日。),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关于“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最终要落脚在看齐上”(《人民日报》2017年 1月 7日。)等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增强“四个意识”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强“四个意识”,作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政治上的一项基本要求,归结到一句话,就是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这当中,“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关键”(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杂志 2016年第 9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都是围绕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这一关键来展开的。
(一)增强政治意识,关键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毛泽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问题,强调这个方向是不可动摇的,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来坚持这个方向,这“才算是真正的政治道德”。(参见《毛泽东文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 191页。)
邓小平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166页。)
习近平他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人民日报》2016年 5月 3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腐败问题是腐败问题,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人,不仅经济贪腐,而且政治野心膨胀,无视党纪国法,拉山头、搞宗派,直接挑战党中央权威,严重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直接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教训极为深刻。
政治意识在“四个意识”中位列首位,政治纪律在党的六项纪律中也“是打头、管总的”,“永远排在首要位置”,是其他纪律的纲。
(二)增强大局意识,关键是要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如何才能增强大局意识呢?习近平强调指出,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一方面,首先要正确认识大局。什么是大局?他指出:什么是大局呢?从国内看,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际看,就是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从党的建设看,就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还要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服从和维护大局,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把地方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到党和国家大局当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决不能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决不能对中央大政方针和重大工作部署口无遮拦、毫无顾忌、评头论足,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政治纪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
(三)增强核心意识,关键是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当前,增强核心意识的关键,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关系党的团结统一、坚强有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
党章明确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四)增强看齐意识,关键是要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看齐,向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看齐
毛泽东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毛泽东文集》第 3卷,第 297—298页。)
四、坚持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落到实处
习近平深刻指出:“‘四个意识’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增强“四个意识”,需要坚持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既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素养,内化于心,更要加强落实,外化于形,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体现在各项工作中。
第一,增强“四个意识”,就要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打下扎实可靠基础。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第二,增强“四个意识”,就要进一步严格遵守党章党规,特别是要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增强“四个意识”,作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组织的一项基本要求,既需要通过加强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来滋养,也需要通过党章党规、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保证。
第三,增强“四个意识”,就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党中央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第四,增强“四个意识”,就要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把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第五,增强“四个意识”,就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在理想信念、党的意识、党员宗旨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做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