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湘西州特校:集中学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精神






本网讯(通讯员 石兴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1年5月22日,中共湘西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集体观看了共产党员网发布的微电影中国精神的追寻(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精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精神
精神内涵
热爱祖国:兵团精神的灵魂
无私奉献:兵团精神的本色
艰苦创业:兵团精神的体现
开拓进取:兵团精神的追求
(由兵团党委在周恩来、王恩茂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表述基础上进行研究决定的)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作为兵团精神的基本内涵,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核心,是兵团人的信念和行为准则。热爱祖国,主要体现在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上。无私奉献是兵团精神的品格,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重要内容。开拓进取是兵团精神的内在要求,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都必须建立在开拓进取之上。事业发展了,整体实力增强了,兵团对内对外才有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使命。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基本内涵的兵团精神,承载着具有兵团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兵团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兵团人长期坚持的原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史
1954年10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六军4个师,第二十二兵团全部和第五军(民族军)大部奉命集体转业,组建成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1949年10月---1954年10月,是新疆兵团的前身驻疆解放军创办军垦农场的时期,是新疆农垦事业的艰苦奠基阶段。
1954年10月---1957年底,是新疆兵团成立和建设正规化国营农场的时期,也是兵团人的艰苦创业阶段。
1958年初——1966年5月,是兵团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兵团广大干部和职工创造了第一次辉煌,兵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基本上奠定了兵团现在的规模和战略格局。
1966年5月16日---1975年3月25日,是兵团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阶段。在十年动乱中,由于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大肆破坏,兵团各项事业都遭到严重挫折。
1975年5月,成立新疆农垦总局,任务是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了解情况,反映问题。
1981年12月至今,是兵团事业的振兴时期,也是兵团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曾指出,兵团事业要大发展,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重任,要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作出新贡献。
兵团建设意义
兵团精神具有凝聚作用。兵团5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兵团人有着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兵团以屯垦戍边为使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到兵团参加建设。兵团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团结在一起,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守卫国防;干部职工群众把个人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边疆各族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与兵团事业的发展联系起来,把青春和热血献给边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创和发展了兵团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推进屯垦戍边事业的大发展,就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兵团文化,弘扬兵团精神,形成万众一心的凝聚力。
兵团精神具有激励作用。兵团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具有强烈的激励和凝聚力量,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的精神动力。兵团的许多英模都是兵团精神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充分利用这种精神资源,使之成为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动力,是培育和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目的。
兵团精神具有导向作用。兵团精神是兵团人50多年的屯垦戍边伟大实践的结晶,是兵团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它对兵团人的价值选择及行为起着鼓励或约束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兵团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更需要用兵团精神统一思想、团结和凝聚人心,把兵团的奋斗目标与兵团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进一步推进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