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两学一做” 传承延安精神

本网讯(通讯员 石兴林)“七一”前夕,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扎实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党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做好湘西州特殊教育工作。6月30日至7月4日,湘西州特校党支部分5天时间组织学校党支部全体党员(含退休党员)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据悉,此次参观学习是该校党支部正在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的再延伸和再教育。
7月1日晚,学校党支部全体党员一行13人经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延安。7月2日早上6点,迎着朝日,全体党员便压止不住内心的激动,集体登上宝塔山顶,领略延安市全城风貌。据悉,宝塔山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山上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为八角形砖塔,宝塔是延安是标志和象征,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塔旁边还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在延安宝塔山之下,学校党支部书记洪振治即兴开展了“微党课”教育,他向大家介绍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喝着延安略带苦咸的水,吃着小米馍馍,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光荣党史,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党性洗礼,并在全体党员中引发了强烈共鸣。
7月2日上午,大家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员们在纪念馆广场前瞻仰了毛主席塑像并合影留念,还在毛主席塑像前进行了入党誓词的集体宣誓。随后,大家在展厅讲解员的讲解带领下一一听取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此次参观学习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展厅内展出了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了11个单元展区,呈现了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
7月2日下午,大家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党员们随同讲解员参观了“七大”革命旧址,毛主席、周总理及朱总司令的故居和办公场所。这些窑洞陈设都简单至极,但就在这些土窑洞里,在豆大的油灯下,却记忆着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蕴藏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热血故事,记录着一个个不朽的传奇,散发出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杨家岭革命旧址展现了中共“七大”革命旧址——中央大礼堂的原貌,以及中共领导人当年在延安工作生活期间艰苦朴素的革命岁月。
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层峦叠翠,一片生机盎然。通过身临其境的参观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忠诚于党、忠于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追求真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崇高精神让党员干部思想接受洗礼,坚定了理想信念。参观结束后,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干在实处,为湘西州特殊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