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特校:提倡医教协同 分享共“童”提高
本网讯(舒莉 彭慧)“要让医生进学校,让老师和医生在同一张桌子上。”12月25日下午,培智部语文教研组开展第三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彭慧老师参加湖南省特殊教育“医教协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后所思所想展开二次分享交流,实现让“在家”的老师也同样实现了“走出去”的学习愿景,同步更新和提高了学校老师们的专业知识和见识。

在二次分享交流学习中,彭慧老师首先提到残障儿童的早期发展要以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为平台,采用“筛查—诊断—干预”管理模式,倡导医教结合,赋能家长,与特教学校紧密结合,全周期呵护残障儿童健康。其次,彭慧老师讲述了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方面要注重个别化教学原则、直观化教学原则、充分练习原则、积极创设情感情景原则。注重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自信心,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兴趣,利用小步子大循环的方法反复训练,形式低幼化,合理利用行为改变技术教育孩子的行为。最后详细介绍了王磊校长就“医教结合”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实践成果与医教融合构想,王校长说:要让医生进学校,让老师和医生在同一张桌子上。很明了地诠释了医教结合的理念。个别化教育康复需要三方协作:临床医生治疗——康复师康复——教师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生命周期服务,既强调各自的专业性(有边界性),又强调相互之间的协同性和融合。并不是浅显的认为医生做老师的事,老师做医生的事,是有边界的,强调了专业性。并展示了长特“医教结合”的实践反思:1、医校协作模式2、教康课程(I➕X➕Y:集体康复➕小组/个别康复➕家庭康复指导)3、师资培养模式(外引➕内训➕外培)。
据悉,11月23日,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特殊教育“医教协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是为贯彻落实沈晓明书记“六一”前夕慰问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湖南省教育厅在2023年省培计划中特别开设“特殊教育医教协同骨干研修”项目,旨在采用教育、医学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对残疾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和保健,开发其潜能,使每一个残疾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残疾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本次研修班特别邀请省内外儿童医院专家、特殊教育康复领域教授、特殊学校校长、一线教师,以“专题讲座+实操练习+实地观摩”的形式,围绕前沿康复理论知识,不同障碍类型的分级、康复治疗技术、教育建议等内容,为湖南省有康复教学经验,并从事康复教学的80名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我校彭慧老师参加本次高级研修班。

学无止境,行以致远。通过彭慧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和交流让在座的各位老师深受启发,让大家不仅思考“医教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下培智教育的走向,还更深层次的思考学校培智学生的个别化教学与个体化医学如何更好地结合与实现,进一步深化内涵发展,积极发挥专业引领与辐射作用,为特殊儿童享受更高品质的教育与康复而持续发力。(培智部语文教研组供稿)
(一审:石兴林 二审:刘华 三审:姚茂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