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特校:品书香 悦分享 共成长
——培智语文教研组开展阅读分享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 彭慧 舒莉) 好书相伴,冬日不寒。阅读是一种快乐,一份思考,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对于教师来说,读书更是一肩责任,一路提升。为提高语文教师业务素养,进一步强化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交流。2023年1月6日,培智语文教研组开展了阅读分享活动。

郑维珏老师分享了《特殊儿童教育评估》书中提到:感知觉能力评估、认知能力评估、情绪行为评估、人格评估等。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评估中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并提出反思:当前我们所使用的评估量表,大部分与课本教材内容无关联,评估结果是否有参考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遵循教学原则,杨玉老师说到:思想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统一、语文教育具有科学性原则、文字与思想品德的结合、语言文字训练发展与思维发展的结合、知识学习与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结合、因材施教等十点教学方法。

谢青艳老师分享了《孤独症儿童情绪调整与人际交往训练指南》:家长读不懂孩子的内心就先不要以“教育者”自居,给孩子下各种各样的指令,那样可能适得得其反——被误解的孩子的情绪只能是越来越糟,发展中频繁出现反复。教育者要能构建孩子的内心世界,因势利导。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抬头却看见了月亮。在我看来,《月亮与六便士》这其实是一本关于理想和现实的书”彭慧老师如是说。月亮代表理想,而六便士则代表现实生活。请别忘了停下匆忙的脚步,其实月亮一直挂在高空,六便士一直躺在脚下,抬头仰望还是低头俯瞰,取决于你自己。
马殿雪老师阅读了《特殊教育概论》为我们介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重视生态学模式、注重早期干预、个别化教育与转衔服务、特殊安置等。

舒莉老师分享的《做个能说会做善写的班主任》,给在座的班主任很大启示:把家长变成班主任的合伙人、把教室变成学生的幸福花园、把学生的问题当作自我修行、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曾樱子老师通过阅读《行为矫正技术》,将书中的行为契约与代币制相结合,做出了思考,根据本校开展代币制可以通过建立行为契约,去矫正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针对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李超老师介绍道:《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揭露了一个叫福贵的人的一生。阅读此书,我体会到了面对任何事情需要保持一颗安定的内心,有些事情只有在经历过之后才会理解,才会蜕变超然,看待善恶一视同仁,用一颗慈悲的心和同情的目光环顾世界。
李益嘉老师带我们一起学习了听评课的方法,给我们分享了《一节课的评价标准》,教学要从:教学目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个性以上七个方面来评价。

学思砺新,知行致远。每一次学习都有收获,每一次收获都助推成长,学习是最好的修炼,是点点滴滴的积累,是一生的功课。今天的读书分享活动是我们采撷之路的始发站,亦是我们一路探寻、一路收藏,不断积累、不断丰厚的良好契机。让阅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脚步走进知识的海洋,走进书的天地。(培智语文教研组供稿)
(一审:石兴林 二审:刘华 三审:姚茂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