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特校:探索课程实施路径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听障部数学课题组开展听评课教研活动纪实

本网讯(通讯员 彭元)为落实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课程实施路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聋校教育数学课程的实施质量。《湘西地区听障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路径研究》课题组成员从5月16日到6月21日开展了系列听评课教学研讨活动,历时一个多月。此次听评课研讨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数学组科任教师通过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发现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彭元老师执教的《二次根式的乘法》一课,在初中教学是很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和函数的基础,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并掌握其乘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陈莳老师执教的《数学活动——选择最优方案》,深入剖析了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及应用,采用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次函数的知识和运用不等式求值,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求解怎样租车优惠的问题中,学生们通过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分析了不同优惠方案下的经费情况,最终得出了最优惠的租车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了许多挑战,但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讨论,他们成功地找到了解决方案。通过巩固练习明白了最优购物方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技巧。


向彩瑛老师执教的《数学活动——我们的校园》一课,以校园为背景,结合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向彩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中展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案设计精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使得课程内容既具有趣味性又富有启发性,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和思路拓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周钰柔老师执教的《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七巧板的组合技巧,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周钰柔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示范、引导、互动等,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不仅掌握了七巧板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本次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听评课教学研讨活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应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加强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为培养更多具备数学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听障部数学教研组供稿)
(一审:石兴林 二审:刘华 三审:姚茂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