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手工》教学设计





教师基本信息 |
姓 名 | 石绍成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6.02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民 族 | 苗族 | 学 历 | 大专 |
从事特教年限 | 29年 | 职务职称 | 一级教师 |
联系方式 | 13037422108 | 邮箱 | 65887331@qq.com |
工作单位 | 湘西自治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 |
详细通讯地址 |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杨家坪路12号 |
展示教师岗位类型 | □盲校教师□聋校教师☑培智学校教师□孤独症学校教师 □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教师□其他教师( ) |
教学设计 |
课题名称 | 生日蛋糕 | 学科 | 绘画与手工 |
1.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人教社尚未出版《绘画与手工》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培智学校课程标准》课 程内容第二学段(四至六年级)“选择合适的材料,模仿和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本课在“造型 、表现”领域让学生尝试认识多种颜色,初步感受肌理等造型元素,初步认识立体空间,通过观察 、制作等方法,初步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使用的效果。通过造型游戏活动,提高对制作工具的操控 能力。通过欣赏美、感受美,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
2.学情分析 湘西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六年级共有9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3人。该班学生障碍类别、 认知理解、语言表达、精细动作及与本课时相关的手工制作能力等情况分析如下: |
能力描述 姓 名 | 障碍 类别 | 认知理解能力 | 语言表达能力 | 与本课相关的 精细动作能力 | 课堂转专注度 |
尹熙 | 智力 | 较强。配对和分类、 顺序能力较强,解决 问题的能力一般 | 强,能在老师好引 导下简单描述实物 发展的过程 | 强。能完成物品的捡拾、 捏揉、握拿 、抓放等,能 使用简单的器物割橡皮泥 | 强,能认真 听讲并专注于 手工制作过程 |
洪江 | 智力 | 强。配对和分类、顺 序能力较强,能解决简 单的问题 | 强,能在老师引导 下简单描述实物发 展的过程 | 强,能将粘土揉搓、按压 成简单的形状,能使用简 单的器物割橡皮泥 | 强,能认真听 讲并专注于手 工制作过程 |
龙青虹 | 智力 听力 | 较强,能在老师的提 示下完成配对和分类,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 无听力,能听从指 令,但完全无读、 说的能力 | 较强,能在老师的辅助下 讲粘土揉搓成条形,工具 使用能力弱 | 强,能认真 “听 ”讲并专 注于手工制作 过程 |
戴甜果 | 智力 | 一般,能在老师的辅 助下完成配对和分类,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 一般,能在老师提 辅助下复述词语和 短句 | 一般,手指无力,能在老 师的辅助下将粘土揉搓、 按压成简单的形状,但速 度较慢 | 强,能认真 听讲并专注 于手工制作 过程 |
王鑫 | 智力 | 较强,能在老师的提 示下完成排序,解决问 题的能力稍欠 | 一般,能在老师辅 助下进行读和说, 发音不清晰 | 较强,能在老师的辅助下 讲粘土揉搓成条形和圆球 形,工具使用能力较差 | 强,能认真 听讲并专注于 手工制作过程 |
杨振鹏 | 孤独症 | 较强,能在老师的辅 助下完成配对和分类, 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 | 一般,能在老师 提示和辅助下进行 读和说简单的句子 | 较强,需大量辅助才能完 成揉搓橡皮泥,工具使用 能力较差 | 一般,只专 注于手自己感 兴趣的事情 |
朱志豪 | 智力 | 较差,需要老师大量 辅助才能完成配对和分 类 | 一般,能在老师提 示和辅助下进行读 和说简案的句子 | 较差,抓放、作业、工具 使用能力不足,需要老师 大量辅助方能揉搓橡皮泥 | 一般,需要 老手艺随时关 注和提醒 |
龙怡静 | 智力 | 较差,需要老师大量 辅助才能完成物品配对 | 较好,能听从部分 指令,写的能力不 足 | 较差,抓放、作业、工具 使用能力不足,需要老师 大量辅助方能揉搓橡皮泥 | 较差,情绪 不稳定,突发 情绪严重 |
彭梦婷 | 智力 言语 | 差,即使有辅助也无 法完成认知领域的内容 要求 | 能听从少量指令, 但完全无读、说、 写的能力 | 差,无法完成大部分精细 动作,需要老师手把手辅 助 | 较好,能安坐 30分钟 |
3.教学目标 根据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手工先备能力, 制定以下班级共性目标、分层及个性化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 |
班级 共性 目标 | 1.知道生日蛋糕的用途 2.能将粘土揉搓成圆球形 3.能将圆球形粘土按压成饼状 4.能将圆饼状粘土叠成蛋糕形状 5.能按要求装饰生日蛋糕 |
分层 及个 性化 目标 | 分层目标 | 个性化目标 |
A层 | 尹熙 | 独立完成完成目标1.2.3.4.5 | 各组组长,独立完成所有目标内容, 协助组员完成学习目标 |
洪江 |
龙青虹 |
B层 | 戴甜果 | 独立完成班级目标1 在老师的少量辅助下完成目标2.3.4 在老师的多重辅助下完成目标5 | 提升操作速度 |
王鑫 | 提升完成质量 |
朱志豪 | 提升课堂参与度 |
C层 | 杨振鹏 | 独立完成班级目标1 在老师的辅助下完成目标1.2.3.4 | 提高课堂参与度和专注度 |
龙怡静 | 减少课堂上的不良情绪行为 |
彭梦婷 | 能参与制作过程,提升精细动作能力 |
学生 个人 目标 分值 | 姓名 目标内容 | 洪 江 | 尹 熙 | 龙青虹 | 戴甜果 | 王 鑫 | 朱志豪 | 杨振鹏 | 龙怡静 | 彭梦婷 |
1.知道生日蛋糕的用途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2 |
2.能将粘土揉搓成圆球形 | 3 | 3 | 3 | 2 | 3 | 2 | 2 | 2 | 2 |
3.能将球形粘土按压成饼状 | 3 | 3 | 3 | 2 | 3 | 2 | 2 | 2 | 2 |
4.能拼接蛋糕外形 | 3 | 3 | 3 | 2 | 2 | 2 | 1 | 2 | 2 |
5.能按要求装饰生日蛋糕 | 3 | 3 | 3 | 1 | 2 | 1 | 2 | 1 | 1 |
根据课堂观察和课后评估:独立完成计3分,单一辅助下完成计2分,多重辅助下完成计1 分,不能完成计0分,上表为预计分值。 |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日蛋糕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调整蛋糕的形状 |
5.教学环境与资源 (1)教学环境为学校录播室,将9个学生分为三个组,每组A、B、C层学生各1人,以便A层学生协助 B、C层学生。操作练习时,主教和助教各负责一组,辅助C层学生进行操作并完成小组任务。 黑板及智慧屏 讲台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A层:尹熙A层:洪江A层:龙青虹B层:戴甜果B层:王鑫B层:朱志豪C层:杨振鹏C层:龙怡静C层:彭梦婷(2)教学资源 多媒体 资源图片学生照片,蛋糕制作过程图片音频《生日快乐歌》视频课前录制教师操作《生日蛋糕制作步骤》视频实物资源超轻粘土,防真奶油胶,生日小腊烛,玻璃压板,代币 |
6.教学过程 |
环节一:情境创设 |
|
教师活动 1.播放过生日视频,配《生日快乐歌》音频; 2.照片墙点名,师:今天是石老师的生日,欢迎大家 和石老师一起过生日,看看有哪些同学和石老师一起 过生日呢? |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视屏跟唱《生日快乐歌》 2.当屏幕上出现一张学生照片,对应 的学生回答“到!” |
|
设计意图 1.通过创设过生日活动,让学生感受过生日的氛围,体现绘画与手工课程的活动性和愉悦性; 2.学生通过合唱《生日快乐歌》,尝试将《绘画手工》课程与《唱游律动》进行跨学科融合,体 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 3.用照片墙逐个出现学生照片进行点名,增强学生参与感。 |
|
|
   环节二:导入课题
|
|
教师活动 1.师:过生日应该吃什么呀? 2.板书并带读课题——生日蛋糕 3.师:石老师忘记买生日蛋糕了,怎么办?大家可以 帮石老师做一个吗? |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吃蛋糕” 2.齐读课题 |
|
设计意图 1.通过提问引入课题 2.通过叫学生帮忙做生日蛋糕,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制作生日蛋糕 3.通过回答“过生日应该吃什么”来达成目标1“知道生日蛋糕的用途” |
|
环节三: 新知学习  |
教师活动 播放生日蛋糕制作完整视频,再分解过程: (一)揉一揉 1.播放揉搓粘土的方法图片 |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完整视频,初步了解蛋糕的 制作过程 1.学生观看图片,了解揉搓方法 |
|
2.老师示范:取出粉色粘土放在手心上,两首掌心相 对轻轻揉搓,按顺时针方向将粘土揉成圆球状,也可 以将粘土放在课桌上,单手掌心向下轻轻揉搓 | 2.学生揉搓粘土 A层独立完成揉搓粘土; B层在老师辅助下完成揉搓粘土; |
|
|
|
|
1.播放按压粘土的图片 2.老师示范:用玻璃板将粘土按压成圆饼状 3.比一比,谁按压的饼状粘土最圆
|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按压粘土: A层独立完成按压粘土; B层在老师辅助下完成按压粘土; C层在较多辅助下按压粘土。 |
|
设计意图 1.通过揉一揉,按一按,训练学生的精细动作能力,达成目标2和3“能将粘土揉搓成圆球形、按 压成饼状”,体现美工教学的康复性; 3.通过比一比,展示学生的操作成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代币制奖励积累积分。 |
|
(三)叠一叠 1.播放堆叠粘土过程图片 2.老师示范:将饼状粘土叠起来(边沿要对齐哦) 3.调整形状(教学难点,助教老师协助进行调整) 4.比一比,哪个小组叠的粘土最整齐
|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分组堆叠粘土(组长负责) 3.学生在助教老师的协助下调整形状 |
|
     设计意图
1.通过叠一叠,训练学生的堆叠能力,体现美工教学的康复性,达成本课的4“将粘土揉搓成圆球 形、按压成饼状”; 2.调整形状是本课的难点,助教老师视情况予以协助; 3.通过比一比,展示学生的操作成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代币制奖励积累积分。 |
|
(三)装饰蛋糕 老师出示图片,并示范装饰蛋糕的过程和方法 1.用揉一揉的方法制作小圆球,并将小圆球围绕蛋糕 粘贴一圈 | 1.学生观看图片,跟随老师的示范一起 用仿真奶油胶装饰蛋糕 |
|
2.用防真奶油胶装饰蛋糕 | 2.学生观看图片,跟随老师的示范一起 用圆球装饰蛋糕 A层独立完成制作小圆球; B层在老师辅助下完成制作小圆球; C层在较多辅助下制作小圆球。 |
|
3.将上次学生制作装饰品装点在蛋糕上面 | 3.学生观看图片,跟随老师的示范一起 装饰蛋糕 各组ABC层学生每人制作一朵梅花或草莓 (上一节课已制作完成) |
|

|
4.插上蜡烛,制作完成
| 4.学生给蛋糕插上蜡烛,完成制作 |
|
1.通过装饰蛋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装饰,达成学习目标5“能按要求装饰生日蛋糕 ”。 |
|
环节四:成果展示 |
|
教师活动 1.师: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都完成了制作,下面让 石老师来看看大家的劳动成果。 (将三个组的作品在智慧黑板上展示放和讲评) 2点评作品 |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本组和其他组的作品。 |
|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看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升成就感,并在老师讲评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
|
环节五:课堂小结 |
|
教师活动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1)将粘土搓成圆球形; (2)将圆球形粘土按压成饼状; (3)将圆饼状粘土堆叠成蛋糕; (4)装饰蛋糕 2.代币奖励:老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目标达成情 况奖励代币 | 学生活动 1.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 A层学生回答问题; B层学生在老师辅助下回答问题; C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本堂课内 容。 2.学生领取代币 |
|
设计意图 1.通过课堂小结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蛋糕的制作方法) 2.通过代币奖励,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7.板书设计 |
 揉一揉 按一按 叠一叠 装饰蛋糕 |
8.拓展学习设计(含课后分层作业) (1)拓展学习 今天,大家都完成了蛋糕制作,三个组的蛋糕都做得很漂亮。蛋糕的样式多种多样,我们一 起来欣赏一下(多媒体展示各式各样的生日蛋糕),同学们下课以后可以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和 今天不一样的蛋糕。
结束语(点燃生日蜡烛,播放《生日快乐歌》):感谢各位同学给石老师做的三个生日蛋糕 ,并和石老师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下面,石老师许一个生日愿望: 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再见! (2)课后分层作业: A层(洪江 尹熙 龙青虹):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过生日时,设计并制作一个生日蛋糕给他们,并说祝福语。 B层(朱志豪 戴甜果 王鑫 ):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过生日时,仿制一个简案生日蛋糕给他们,并说祝福语。 C层(龙怡静、杨振鹏 彭梦婷 ):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过生日时,唱一首《生日快乐歌》给他们,并说祝福语。 |
9.特色教学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以课程标准为蓝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放入“过生日” 这个情境中来,用多媒体图片、音频、视频及实物等资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贯穿于本堂课的 教学,以实现本堂课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 (1)播放《生日快乐》音频,让学生合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美工与唱游律动学科融合, 以及美工教学的综合性。 (2)在点名、复习和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一步步引出本课的课题——生日蛋 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学习新知环节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和实物资源,示范制作生日蛋糕,使学生保持高昂的 学习兴趣,突破重点和难点; (4)在成果展示环节,播放学生制作生日蛋糕的照片,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5)通过代币制进行实时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10.学习评价设计 (1)代币制评价激励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目标达成情况: |
| 一次奖励一个☆ | 
| 5个☆兑换一枚代币 | 
| 到学校代币中心兑换商品 |
|
|
|
|
|
|
|
|
|
|
|
|
|
|
学习评价内容
| 奖励 | 兑换代币 | 兑换奖品
|
基础奖励(课堂点名)
| ☆一个 | 5个☆兑换5角 代币一个
|
课后到学校代币中 心兑换商品 |
能回答老师的提问
| ☆一个 |
会唱《生日快乐歌》
| ☆一个 |
能将粘土揉成圆球状
| ☆一个 |
能将球状粘土按压成饼状
| ☆一个 |
能将饼状粘土堆叠成蛋糕
| 小组每人☆一个 |
能装饰蛋糕
| 小组每人☆一个 |
1 其他 | ☆一个 |
(2)“三表一评”课堂评价量表 l 课堂协同教师通过《教学资源运用与效度观察量表》(附件1)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反应 情况及与目标达成的关联度; l 课堂协同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参与度观察量表》(附件2)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行为 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 l 堂协同教师通过《学习目标达成度观察量表》(附件3)对学生在所有教学环节的目标达成度 进行观察和评判; l 课后通过《课程评估表》(附件4)对每个学生实现五个班级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 |
11.教学反思与改进 根据班级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经过协同教师的观察和记录,结合本堂课的教学资源的运用 效度、教学活动参与度和目标达成度及《课程评估表》进行课后评估,进行分析,数据如下: |
| 教学 资源 运用 效度 | 资源运用 | 课堂气氛(学生反应) | 与目标达成关联度 |
|
文本 | 实物 | 多媒体 | 其他 | 激烈 | 平淡 | 无响应 | 紧密 | 有关 | 无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资源运用效度条形统计图 |
| 教学 活动 参与 度 | 参与广度饼状统计图 | 参与深度饼状统计图 |
|
参与广度 | 参与深度 |
教学 目标 达成 度 | A层达成度饼状统计图 | B层达成度饼状统计图 | C层达成度饼状统计图 |
根据以上课堂观察数据,反思如下: (1)教学资源运用与效度: (2)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3)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自我评估: 改进思路: |
12.其他 助教:谢谨、石军 职责:各负责一个小组教学具的分发和收回,辅助C层学生操作,处理课堂突发状况。 |
附件1:
教学资源运用与效度 观察量表
时间: 授课人: 石绍成 课程: 绘画与手工 课题: 生日蛋糕 观察人:
环节 | 资源运用 | 课堂气氛(学生反应) | 与目标达成关联度 |
文本 | 实物 | 多媒体 | 其他 | 激烈 | 平淡 | 无响应 | 紧密 | 有关 | 无关 |
一、创设情境 | 1.情境展示 |
|
|
|
|
|
|
|
|
|
|
2.点名 |
|
|
|
|
|
|
|
|
|
|
二、导入课题 | 板书课题 |
|
|
|
|
|
|
|
|
|
|
三、新知学习 | 1.揉一揉 |
|
|
|
|
|
|
|
|
|
|
2.按一按 |
|
|
|
|
|
|
|
|
|
|
3.叠一叠 |
|
|
|
|
|
|
|
|
|
|
4.装饰蛋糕 |
|
|
|
|
|
|
|
|
|
|
四、成果展示 | 展示和讲评学生作品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 | 回顾本节课内容 |
|
|
|
|
|
|
|
|
|
|
六、拓展学习 | 1.展示不同样式的蛋糕 |
|
|
|
|
|
|
|
|
|
|
2.布置课后作业 |
|
|
|
|
|
|
|
|
|
|
下课 |
|
|
|
观察说明:在相应的单元格内画 √ |
附件2:
教学活动参与度 观察量表
时间: 授课人: 石绍成 课程: 绘画与手工 课题: 生日蛋糕 观察人:
参与度 教学环节 | 洪 江 | 尹 熙 | 龙青虹 | 戴甜果 | 王 鑫 | 朱志豪 | 杨振鹏 | 龙怡静 | 彭梦婷 | 主动 参与 | 被动 参与 | 非学习性 行为 |
人数 | 占比 | 人数 | 占比 | 人数 | 占比 |
一、创设情境 | 1.情境展示 |
|
|
|
|
|
|
|
|
|
|
|
|
|
|
|
2.跟唱《生日快乐歌》 |
|
|
|
|
|
|
|
|
|
|
|
|
|
|
|
3.点名 |
|
|
|
|
|
|
|
|
|
|
|
|
|
|
|
二、导入课题 | 跟读课题 |
|
|
|
|
|
|
|
|
|
|
|
|
|
|
|
三、新知学习 | 1.揉一揉 |
|
|
|
|
|
|
|
|
|
|
|
|
|
|
|
2.按一按 |
|
|
|
|
|
|
|
|
|
|
|
|
|
|
|
3.叠一叠 |
|
|
|
|
|
|
|
|
|
|
|
|
|
|
|
4.装饰蛋糕 |
|
|
|
|
|
|
|
|
|
|
|
|
|
|
|
四、成果展示 | 展示和讲评学生作品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 | 回顾本节课内容 |
|
|
|
|
|
|
|
|
|
|
|
|
|
|
|
六、拓展学习 |
|
|
|
|
|
|
|
|
|
|
|
|
|
|
|
|
下课 |
|
|
|
|
|
|
|
|
|
|
|
|
|
|
|
全班课堂参与度 | (☆数+ Δ数) ÷总数= % | % | % | % | % | % | % |
参与广度 | 参与深度 |
观察说明: | 主动参与画☆, 被动参与画Δ, 非学习性行为画○。 |
|
附件3: 学习目标达成度 观察量表
时间: 授课人: 石绍成 课程: 绘画与手工 课题: 生日蛋糕 观察人:
教学环节 | 目标达成度(人数) |
一、创设情境 | A层(尹熙 洪江 龙青虹) | B层(戴甜果 王鑫 朱志豪) | C层(杨振鹏 龙怡静 彭梦婷) |
能积极主动跟唱《生日快乐歌》 | 学生较主动跟唱《生日快乐歌》 | 在老师提示跟唱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能积极主动参与点名 | 能参与点名答到,但反应较慢 | C.在老师提示下答到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二、导入课题 | 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 能在老师提示下回答问题 | 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回答问题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能积极主动跟读课题 | 能较主动跟读课题 | 在老师的辅助下下看完视频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三、新知学习 | 能专注观看生日蛋糕的制作视频 | 能较主动生日蛋糕的制作视频 | 能看部分制作视频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能独立将揉搓粘土成球形 | 能在少量辅助下将粘土揉搓成球形 | 能在大量辅助下将粘土揉搓成球形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能独立将球形粘土按压成饼状 | 能在少量辅助下将球形粘土按压成饼状 | 能在大量辅助下将粘土按压成饼状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能独立堆叠粘土 | 能在少量辅助下堆叠粘土 | 能在大量辅助下堆叠粘土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能独立并高质量完成蛋糕的装饰 | 能在少量辅助下完成蛋糕的装饰 | 能在大量辅助下完成蛋糕的装饰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四、成果展示 | 能专注并积极参与作品的点评 | 能认真聆听老师的点评 | 能在老师提醒下聆听老师的点评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五、课堂小结 | 能积极回答老师提问 | 在老师提示下回顾本课知识 | 在老师辅助下回顾本课知识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六、拓展学习 | 能专注聆听和观看拓展内容 | 能较专注聆听和观看拓展内容 | 能在提示下聆听和观看拓展内容 | 不能完成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人数( ) |
合计 | ( )人次÷( ),占 % | ( )人次÷( ),占 % | ( )人次÷( ),占 % | 占 % |
附件4:
课后评估表
时间: 授课人: 课程: 绘画与手工 课题: 生日蛋糕 评估人: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 洪江 | 尹熙 | 龙青虹 | 戴甜果 | 王鑫 | 朱志豪 | 杨振鹏 | 龙怡静 | 彭梦婷 |
计目 标划 | 评估 结果 | 计目 标划 | 评估 结果 | 计目 标划 | 评估 结果 | 计目 标划 | 评估 结果 | 计目 标划 | 评估 结果 | 计目 标划 | 评估 结果 | 计目 标划 | 评估 结果 | 计目 标划 | 评估 结果 | 计目 标划 | 评估 结果 |
1.知道生日蛋糕的用途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2 |
|
2.能将粘土揉搓成圆球形 | 3 |
| 3 |
| 3 |
| 2 |
| 3 |
| 2 |
| 2 |
| 2 |
| 2 |
|
3.能将圆球形粘土按压成饼状 | 3 |
| 3 |
| 3 |
| 2 |
| 3 |
| 2 |
| 2 |
| 2 |
| 2 |
|
4.能将圆饼状粘土叠成蛋糕形状 | 3 |
| 3 |
| 3 |
| 2 |
| 2 |
| 2 |
| 1 |
| 2 |
| 2 |
|
5.能按要求装饰生日蛋糕 | 3 |
| 3 |
| 3 |
| 1 |
| 2 |
| 1 |
| 2 |
| 1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