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工到心理:记录实践操作与认知理论的成长蜕变
——陈莳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2025年第一次线下研修专题讲座
2025年4月16日-17日,工作室线下研修活动继续如火如荼的举行。为开阔教师们的视野,助力教师们成长,工作室邀请非遗专家邓启刚讲授“踏虎凿花”的手工艺术;工作室首席名师陈莳结合教学实践讲述特殊教育差异化教学策略;佘丽珍副教授讲授《做好情绪管理,减少内耗》的心理讲座。这是一场从手工到心理的认知盛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互交织的体验。

4月16日上午,邓启刚先生从渊源、制作工艺流程以及发展现状等多个方面为教师们详细介绍了“踏虎凿花”这一非遗手工艺术。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湘西地区民族文化的载体,反应了湘西土家族、苗族的生活智慧与艺术传承。踏虎凿花属于中国船艇剪纸艺术,但不同于普通剪纸,它采用刻刀凿刻的方式,工艺步骤繁琐,握刀走刀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在了解了踏虎凿花的制作流程与发展后,工作室的老师们都开始了各自的动手操作。一把小刻刀、一块蜡板以及几张重叠的剪纸,在专家的指导下就这样专心制作起来。由于制作流程不熟悉、无法很好的控刀,刚开始不少教师都遇到了阻碍,但这并没有让他们畏难,反而虚心请教、发现规律,控刀雕刻愈发娴熟,在教师们的精心制作下,一只只可爱的小老鼠呈现于彩纸之上,栩栩如生。

4月16日下午,陈莳老师从差异化教学的概念和特征、理论依据、实施原因、实施意义、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以及策略及运用6个方面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差异化教学。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更加具体、明了的指出了差异化教学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讲座中,陈老师谈到的一些现象与思考,也引发了台下教师们的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分享了针对一些教学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与在座的老师们共勉。本次讲座中学习到的差异化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对教师们今后的具体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

4月17日上午,佘丽珍副教授的心理讲座——《做好情绪管理,减少内耗》如期举行。这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与对话。讲座开始,佘老师例举内耗产生的几大具体原因,并引导老师们向内探索,鼓励教师表达,明白自己容易内耗的原因;在讲座时,佘老师利用几个有趣的心理小游戏活跃现场氛围,拉近在场教师们的距离;基于艾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利用ABC模型分析教师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源于非理性信念,帮助教师建立理性的认知和要求。讲座最后,佘老师利用柔缓的音乐以及温柔细腻的声音,引导教师们放松、深呼吸,让老师们在参与和互动中收获内心的平静。

专题讲座虽然结束了,但对老师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我们领略了非遗文化的魅力,走进民族文化瑰宝,还能将这份宝藏传承下去,融入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差异化教学对特殊需要儿童的重要意义,并将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我们更加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将以积极的情绪、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的工作与生活!

(图文:彭安祺 初审:李兰兰 复审:石绍成 终审:陈 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