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风采 >> 语文学科
从限定到开放——聋校语文背诵新做法
发布时间:2012-01-03 12:39:04  点击次数:879  作者: 超级管理员

从限定到开放

——聋校语文背诵新做法

湘西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 石邦周

在当前聋校新课程标准呼之欲出的背景下,还谈及背诵这一话题,乍一看,似乎有点让人提不起精神,因为它容易人想起传统教学中的枯燥、单调和乏味,甚至认为它根本无法涉及探究,发现和创新的世纪课题,已经缺乏了时代的研究意义。但若静心想想,如果我们承认“知识经验是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基础”这个命题,那我们就还不能将背诵这一古老亘远的话题束之高阁,因为任何人的知识经验都是积累的结果,而背诵正是积累的一种表现。新的世纪催生新的教育观念,我们在新课标人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该怎样进行这一亘古话题,赋予它时代的生命特征与意义呢?

一、喜欢哪儿就背哪儿

历来我们对学生背诵的内容都是限定的,因为我们觉得那些内容写得精彩迷人、引人入胜,于是就想把这些优美的词句或片断输进学生的大脑里,练就学生“精美的”头脑。可是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想到了学生的主体需要、兴趣和价值取向了吗?事实上,一篇课文的精美佳句往往不止一处,我们为何凭个人的观点和意志将学生广阔多维的审美意识限制在一点上?再者,美感是人的主观对于美的感受,它的产生受到个体审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个性。正因为如此,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别,现代教育研究认为,这种差异必然而又必需。可我们为何还偏偏不顾这个规律而将学生灵动鲜活的目光锁于某条胡同?人本主义教育号召学生个性的开放和主体精神的宏扬,努力使他们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因需而为(决不是令而为)的状态,以上做法难道不有悖于此吗?其实,只要学生愿意去背、乐意去背,甭管他们背的哪儿,天长日久,时间长了自然会有“积流成河、积土成山”的异曲同工之效。

二、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我们对学生的背诵时限往往是统一限定的,在同一时限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同样容量的要求是违背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的,即使是背诵时同量要求,检查时区别对待的所谓“变通做法”,也暴露出了对学生主体的忽视,以及对以人为本观念的冷漠。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识记(背诵归属于识记范畴)类型与效率,是不尽相同的,它是造成个体智力差异的重要因素,教育学因此(当然不是惟一原因)提出了教学要因人而异,这是自古以来推崇的真理。

所以我们的背诵作法应该开放些,在同一的时限让学生自己去选定背诵的数量,做他们自认为能做、愿做和乐意做的事,自觉承担他们自认为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岂不更有意义?教师在熟悉学生识记水平的基础上,正确地评估、把关学生的背诵申请(将自选的内容画上记号交给老师),发现有非正常的(如个别学生偷懒怕累、拈轻怕重等)可以给予诚恳的建议和鼓励。检评时将表扬进步摆在首位,因为学生不论优劣如何,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三、什么时候能背完就什么时候背完

假如我们将背诵内容、数量对学生作了同一要求(如古诗一段话等较少内容),那么时限就应该是开放的,其操作表现为学生明确了统一的背诵内容后,各自说说什么时候能背诵完。教师再根据学生报出的时限制定出适合的检查时间(一般不是统一的,通常要排出两个以上的时间段)。这样做,老师的工作繁杂了,但是学生的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恐怖感少了,甚至没了。否则不分快慢、不论优劣,皆是横竖一刀切,那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念又该从何说起?

现代教育呼唤教学的开放性和学习的自主性,笔者认为对于背诵这一语文教师都面临的古来已有的教学活动,也应该当积极渗透这一先进的理念。

以上的背诵做法体现出了内容开放,数量开放和时限开放的特征,是现代教育开放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因而使学生背诵具有了这种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经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深深体会到只要坚持教师主导,操作时开放有度建议有方,开放式的做法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背诵效果的。

返回】【顶部】【关闭】        
•  2018年秋季培智四年级生活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2018/9/08 )
•  从限定到开放——聋校语文背诵新做法 ( 2012/1/03 )
学校名称:湘西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地址:吉首市科技园社区杨家坪12号
联系电话:0743-8716244(值班室)8756511(校长室) 8756512(工会、总务处) 8716874(教务处)
传真:0743-8756511 邮政编码:416000 备案号:湘ICP备170177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