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课堂】
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路径与方法
主讲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姚茂彬
时间:2025年9月份
形式:辅导引领+自主学习
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本课堂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分析了当前党情出现的新变化,深刻阐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通过对优秀党员干部成长规律的深度剖析,强调共产党员应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党性锻炼、严格自我要求、保持廉洁自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锤炼道德品行,以优良作风凝聚磅礴力量,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加强党性修养是一生的必修课。党性不会随着党龄增长,觉悟不会跟着职务提升,必须不断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
一、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党情新变化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情发生了新变化。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党的基层组织525.0万个。我国党员人数已经突破1亿,甚至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治理一个政党无异于治理一个国家。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
党的十八大之前,一部分党员在理想信念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前,面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党是忧心忡忡的,我是忧心忡忡的。想来想去,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加以推进,团结带领全党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对党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执政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严格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一项项刚性约束的严规铁律纷纷出台,划定党员干部为官用权的底线。随着我们对党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权力监督之路越走越宽广,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管党治党的效果越来越彰显。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现在,有些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晕晕乎乎、头脑发热,不能正确认识价值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导致精神支柱坍塌、人生方向迷失,有的甚至守不住党纪国法的底线,最终走向腐败堕落,教训是极其深刻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纪律观念松懈等问题,归结起来是党性修养方面出现了问题。比如,一些党员干部丧失对党的坚定信仰后,精神空虚,转而求神拜佛。2023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对信仰宗教的党员,应当加强思想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经党组织帮助教育仍没有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参与利用宗教搞煽动活动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又如,一些党员干部执着金钱欲望,出现贪污腐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有关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的行为,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罚。此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生活纪律的行为作出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我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自我监督。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仰,没有什么东西比为人民服务更为神圣,没有什么东西比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更为庄严,没有什么东西比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更为幸福。只要信仰坚定,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心情愉悦,不受世俗利益所左右,从而为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奋斗奉献一生。
二、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方法通过长期学习和工作锻炼,共产党员要在实践中使自己的政治、思想、纪律、作风、道德水平、知识能力、心理素质达到党员的标准,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按照党章和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共产党员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从中汲取经验和力量。我们要加强政治意识、学习意识、群众意识、道德意识、廉洁意识、作风意识。
第二,强化党性锻炼。共产党员要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增强组织观念;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他人批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六条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我们要对照党章,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勤政为民、以身作则,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对一切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第三,严格自我要求。共产党员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党员干部还要给普通群众树立榜样,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弘扬奉献精神,关注弱势群体,做为民务实的工作。同时,党员干部要积极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在工作中勇于尝试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工作创新发展,强化担当责任。
第四,保持廉洁自律。共产党员要慎微慎独,敬畏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被个人或少数人利用以谋私利;既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责任感,也可能诱使一个人腐化变质。共产党员要看淡财富,洁身自好,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廉洁自律。
第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在工作中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碰硬,这是共产党员的本分和职责,也是共产党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很多优秀的党员干部都积极进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工作,比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河南省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常年饱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在这样的情况下,焦裕禄接受党的委派带病来到条件“最苦、最累、最难”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焦裕禄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信守自己的承诺,一直在兰考县工作,直至因病逝世。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使风沙遍地的兰考县发生了巨变,如今已看不到曾经肆虐的风沙,当年焦裕禄亲手栽种的泡桐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泡桐林已成为新时代兰考发展的新名片。新时代新征程,共产党员要通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提高思想觉悟。
第六,锤炼道德品行。共产党员要模范遵守道德。一个人的影响力、领导力与其人格魅力密切相关。“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讲道德,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态度,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1939年,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关于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详细阐述了共产党员修养的内容和方法。刘少奇指出,一个有觉悟的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在独处时也不会做坏事。所以,要充分涵养共产党员的政治人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年轻干部的道德修养,引导他们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增强道德责任感,常修为政之德,积小德养大德,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我曾经参加了一个优秀党员干部成长规律的调研活动。在调查走访了学校、企业、街道等地方的优秀党员干部,分析其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后发现,组织的培养、社会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是其成长的重要支撑。那些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干部都有伟大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人格、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出色的敬业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