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
用爱唱好一首陪伴歌
——培智四班管理经验总结
培智四班班主任 石兴林
我当培智四班班主任已经两年了,从开始的不适应已经逐步转变到现在的接纳乐教。我班有学生10名,他们在情绪、个性和行为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有些家长的过分溺爱、迁就或弃之不管的现象,使他们变得性格孤僻、固执,经常出现许多不良行为。他们各方面能力都明显低于正常学生,语言能力差,自理能力差,自制力弱。特别是他们在校的表现让很多科任教师伤透了心,绞尽脑汁,疲与应付。作为培智四班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灵魂,是教育者,也是领导者和组织者。我一直寻找一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科任教师,保教员,以及家长共同去教育好这些孩子。智障学生由于智障学生的病因不同,缺陷特征也不同,那么管理好班级的秘籍又在那里呢?
有一次,我到处查阅培智教育班级的管理经验,发现有位班主任这么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我恍然大悟,如梦初醒,觉得这是真正的经验之谈。那么具体到实际操作我又该怎么去执行呢?
一、向优秀班主任学习
回顾两年前,我接余翠英老师的接力棒,担任培智四班班主任。前班主任余翠英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班主任,虽然她总是担任差班的班主任,但班级管理很有特色,成绩也很明显,在其10年的班主任经历中,竟然有十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学校评优秀班主任管理制度很规范,也很苛刻,但她能做到这点,其实很不容易,而且她还被州教体局推选为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骨干班主任接受培训并考核合格。她曾经担任我校23班班主任,陪伴16个残疾孩子从一年级一直到九年级毕业。当学生从我校离开后,一直念念不忘她的感情,谁学业结束了,谁参加工作,谁结婚了,学生都不忘发短信告诉她,这种师生情谊在我24年的教学生涯中是很少见过。
一些事情往往是在抹去表面的覆盖物才会发现事实的真相,才会发现教育的细节和真谛。有次,学校召开例会,在会议中,石邦周校长说要为学校的一些老师点个小赞,其中就有余翠英老师的事例。石邦周校长说,他偶然经过学校大门外,发现余翠英老师和一个学生抱在一起大哭,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去询问,原来是毕业班学生不忍离开,在和余翠英老师栖栖而别。还有一次,那是我亲自参与的,2015年,余翠英老师所带班级学生毕业,她要我帮忙编辑一本《毕业班学生文集》作为礼物送给即将离去的孩子们,我看了这些文集内容,有她的学生在各个年级阶段写的日记和作文,这些日记和作文记录了他们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其中还有余翠英老师当时详实的修改批语,这些文稿还配有很多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照片作为点缀,整个文集图文结合,全面反映了余翠英老师所带班级学生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成长过程。在我的帮助编辑下,最终文稿结集成书,很受学生及其家长的欢喜。
从中我也得到经验,做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在于如何的道理说教,不在于如何执行严厉的规章制度,而在于怎样用爱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用爱铸就的成长陪伴路,学生怎么会不爱你,不喜欢你呢?你又何必担心自己的班级管理不好呢?
二、向优秀保教员学习。
“我们四班如果没有卜老师的协作,我会崩溃!”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卜金莲是我们四班的保教员,她最喜欢接近孩子了,她在课余时间跟孩子们交流,谈他们家庭生活,平时的喜好。同时也了解一些孩子们中间发生的事,爱说的一些话题,及时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校跑道、草坪和教室里,常常见到她和孩子们进行亲密的交流身影,她和蔼可亲随和开朗的态度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头人,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培智班班主任工作所面临的情况比普通中小学班主任还要复杂。不但对工作的特殊性要有较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地研究组织方法和工作规律,而且还要付出更多的爱心,才能把培智班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由于智力的影响,智障学生表面上虽然象正常人,但却得不到正常人应得的关怀和照顾。有的遭父母的唾弃、责骂、冷落,有的遭社会的歧视。这样使他们变得形态各异,患上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等。如果班主任经常对智障儿简单粗暴的训斥,以冷漠的眼光注视他们,那么他们就会萌发比正常学生更为强烈的恶性行为。所以平时班主任能用卜金莲老师的作风,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去教育辅导这些残疾孩子,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平时多观察,多督促,多帮助。并持之以恒地训练和培养,我相信智障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如脸脏、手脏、衣服脏,说话乱、做事乱,自理、自制能力差,显得随便散漫等现象就会得到逐步改变。
三、注意培养得力小助手。
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正所谓“蛇无头不行”。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很重视小干部的培养。因此,我认真执行“班干部轮换制”,选举出有能力的班干部。大力表扬干部的优点,帮助其树立威信。必要的时候甚至要夸大一些班干部的优点。对班干部工作的任何一个成功要及时的给于表扬鼓励,让其工作有干劲,也让其他学生对班干部的管理心服口服。鼓励干部们大胆工作,教给小干部们工作方法。低年级的小朋友毕竟还小,工作起来不讲究方法,所以我常会跟班干部开小会,教他们怎样进行早读,如何进行班级卫生、纪律等管理。比如一开始我让小干部们早上进来就领读,但他们读完书,读完黑板上的东西就不知道读什么了。我就教他们可以读扩词、课外阅读书。这样,每天早读的内容学生们会根据时间自行安排。读完一样再读另一样。学生有事做,早上的时间就不会浪费在瞎玩上了。培养一个团结合作的班干部团体。在班干部中先要造成一定的舆论,以干部的舆论带动学生的舆论,让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
四、强化班级管理常规训练。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怎样形成班集体呢?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要求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且还要时常检查、督促。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进行常规训练。我平时训练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还有就是课堂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路队常规等等。这些事看起来是小,但要做起来真的挺难,而有些常规要求学生做到的话,老师先要自己做到。比如不迟到,一到冬天,低年级学生早上起不来的挺多,所以教师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其次,培养集体荣誉感。我注意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弱儿发挥自身的特长。二是组织开展班会,在班队活动中常对他们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来充实弱儿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还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训练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三是注意学生的情感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形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良好氛围,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最后是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班委干部,是老师的眼睛,学生的代言人,一个班的班风好坏,与班委干部有很大关系。为了使孩子明白每个班干部的职责和工作,实行班干部轮任制,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制能力和参与意识,而且还可便于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考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及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培智学校班主任工作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班主任连接着学生和老师,老师和家长。班主任工作架起了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桥梁。一个老师仅仅凭自己的力量和工作热情,要取得教育的成功是很困难的。这就必须力争本班学生家长的支持。培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在家还是要靠家长督促,经常跟家长联系,就会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情况,家长对孩子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老师容易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管理工作。以前我总是不善于跟家长交流,总觉得要有特别好的事或不好的事才跟家长讲,其实这是错误的。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他们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也非常愿意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讲给老师听。所以作为班主任多与家长交流,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是很有益的。 在对家长的工作中,班主任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是全校老师的缩影。将学校的各项要求,通知等等转达给家长。同时,班主任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病程病史,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学生曾经接受过的教育训练等。家长、学校、老师是一种合作的关系,除了要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外,还要相互沟通,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例如:对某一种教育方式的认可,对学校某一次重大教育活动的认识等。所以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和家长形成共识。这就要求老师首先将已经制定好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及时和家长进行联系,尊重家长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避免出现学校一套家长一套各行其法的现象。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家长从中能够提高教育水平,老师能从家长的反应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更好的适应学生,促进特校工作的发展。
总之,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必须把工作做得细致,放下架子,与学生多亲近。只有做学生的贴心人,学生才能听之、信之。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敲开心灵之门。作为一位特校老师难,作为一位特校班主任更难,每位特校班主任都要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运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去教育他们。既要做一个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更要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如果如干年后在回顾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能感到学生在成长,我们在进步就对了。
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