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特校:以爱为引 共赴中秋之约
——培智部七年级(1)班开展中秋主题活动赋能特殊学生成长
本网讯(通讯员 李超)为让特殊学生感受中华传统节日魅力,在实践中提升认知与社交能力,2025年9月28日下午,我校培智部七年级(1)班以“知中秋·绘团圆·品甜蜜”为主题,精心设计沉浸式中秋活动,将文化感知、动手实践与情感交流融入课堂,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场有温度、有价值的成长体验。
文化启蒙:用“看得见”的方式懂中秋

活动伊始,教室便萦绕着《爷爷为我打月饼》的轻柔旋律。班主任摒弃复杂讲解,通过PPT呈现色彩鲜明的图片——金黄的月饼、圆圆的月亮、卡通玉兔,以“大家看这圆圆的东西,会想到哪个节日呀?”的提问,瞬间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分享环节,老师结合手势与简笔画,将“嫦娥住月宫、玉兔伴左右”的故事简化为生动场景;介绍习俗时,还邀请学生模仿“赏月”的动作,并用“家里过中秋和谁一起”的互动,引导学生用简单语言表达情感,让传统文化在具象化体验中被轻松感知。
动手实践:让“指尖”绽放中秋创意

绘画环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关键。同学们围坐在课桌旁,手中拿着印有中秋元素的图片,眼神中满是期待。这些图片上,有可爱的玉兔、圆圆的月饼、美丽的嫦娥等极具中秋特色的图案。
创作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对握笔困难的学生轻轻辅助,对思路卡顿的学生用“要不要给月亮加颗小星星”引导想象。张鑫同学在老师帮助下,成功画出带笑脸的月亮;杨旻烯同学则用多色彩笔涂出“彩虹月饼”,并主动举着作品向同学展示。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更让他们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收获自信。
情感联结:从“分享”中读懂团圆含义

品尝月饼环节是活动的暖心高潮。老师提前逐一确认学生饮食禁忌,挑选软糯易咀嚼的各种水果月饼分发。拿到月饼后,有的学生先闻一闻,有的小心掰成小块,陈俊霖同学还主动将月饼分给同桌,用眼神传递分享的快乐。
老师趁机引导:“月饼圆圆的,就像我们班的大家坐在一起,这就是团圆。”简单的话语,让学生在品尝甜蜜的同时,直观理解“团圆”的含义,更在互动交流中提升了社交表达能力。
此次活动以培智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将文化传承、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节日,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表达、动手与社交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温暖力量。后续,培智部将继续探索更贴合特殊学生需求的主题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验中收获成长。(培智七年级1班供稿)
(一审:石兴林 二审:麻芳林 三审:姚茂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