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论文
试谈聋生逆反心理的矫正
发布时间:2005-09-15 23:03:41  点击次数:733  作者: 超级管理员

试谈聋生逆反心理的矫正
 发布时间:2004-04-30 点击次数:105


  聋生,顾名思义就是在校的听觉障碍的学生,即需要特殊服务的教育对象。聋教育就是为这类儿童、少年提供适当的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独立而有适应能力的人的特殊教育工作。
  在对聋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常会遇到有的聋生常与他人闹别扭,不听安排,不服管教,教师批评时总是强词夺理,甚至发泄不满情绪,在家不听家长管教,稍不顺心就离家出走。有的聋生往往把教师和同学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轻视自己、伤害自己,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些教师和同学不高兴的事,搞恶作剧,有时甚至戏弄同学。如此种种,都是聋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经过长期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导致聋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教育有不合作心理的聋生,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普遍缺少家庭温暖。这类聋生主要分布于边远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那里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少数正常儿童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难度都很大,更何况是一个残疾人。有聋童的家庭,一般都是多子女家庭,这些家庭把希望都寄托在其他正常孩子身上,聋童相对来说则是在一个“自生自灭”的处境中。还有少数聋生生活在父母离异或父母离异后的再婚家庭,这些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缺少完整的父爱或母爱,缺少家庭温暖,总认为自己是不幸的人和被遗弃的人,因而对所有的人都存有戒备心理,对未来也失去信心,因此与教师的教育不合作。二是与上述情况相反,有的聋童由于听力障碍的原因,使得他们在家庭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长期受到父母及家庭成员的宠爱、溺爱,家长对聋童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这样的迁就带来了孩子的任性,稍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冲动,心理上产生急躁情绪,有时还会因此走向极端。这类聋生一旦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就会认为别人在跟自己过不去,因此对教师的教育也不合作。
  2、导致聋生有性格暴躁和敌对心理原因,一是家庭教育不当,经常打骂孩子,使孩子屈从暴力到信奉暴力。二是有的家长修养不够而导致孩子自我克制能力差。此外,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放任、溺爱等,也是造成这种不良性格的又一原因所在。
   3、俗话说: “十个聋子九个哑”。亚里士多德认为:-“天生聋童是没有知觉并且缺乏逻辑思维,聋者必定哑。”就是说听不见也就意味着说不出。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而导致语言上的障碍,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精神上也受到了极大创伤,。他们无法通过听觉获得外界信息,语言交流的障碍又使他们不能与正常人勾通,社交范围偏窄,仅仅局限于聋人这一小圈子。久而久之,这种认识活动将受到限制,交往范围小而使他们形成了性格上的孤僻、多凝,情绪多变,因此而产生不合群现象。
  为了使聋生逆反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矫正,增强聋生自我约束能力和受到挫折时的承受能力,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有与老师的教育不合作心理的聋生,要做深入细致在调查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给予教育,若是家长也有世俗偏见一时难以改变,则要耐心细致地做家长工作,同时要用集体温暖感化他,使其与老师、同学心理相融。若是家庭不和睦,则要帮助协调家庭关系,使家庭温馨让聋生得到补偿。
  2、对于性格暴躁,有敌对心理的聋生,教师要亲近他们。要知道,这类聋生内心深处是十分痛苦的,从表面上看,他们好像对一切都无所谓,但他们内心却急切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老师和学们的关怀与帮助。因此,我们对这类聋生要真诚地爱护和尊重,以消除对立情绪,使其产生一种亲切、信赖的心理。同时要对他们进行耐心地帮助,要他们分清是非,改变错误的看法,树立正确的观念。还要善于发现和支持他们的正确行为,在班集体、家庭和周围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迎他们的气氛,以此化解敌对心理,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行为。
  3、对于有自卑心理的聋生,教师要教育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和正确地表现自己,教育他们既要如实看到自己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要让他们争取每一次成功的机会,循序渐进地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总之,为了使聋生的逆反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矫正,增强聋生自我约束能力和受到挫折时的承受能力,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分析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次,要了解聋生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加以关心,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学校、老师的温暖和集体的关怀。除此之外,还要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人生意义和前途的教育,用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来鼓舞和感化他们,使他们看到希望。而对那些认为处处不如别人的聋生,则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多多表扬他们的长处,少提他们的短处,使他们认识积极的一面,从而增强自信心。
  聋生由于听力缺陷和丧失了语言功能,不仅影响了他们感知活动的范围和深度,而且还影响了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健康。他们缺少一个社会成员所必备的许多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特教工作者,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和研究聋生身心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针对性的对聋生进行心理上的补偿教育,调整他们因丧失听力而自卑的心理状态,随时掌握产生逆反心理的诱因,并及时地给予矫正,使他们的心理创伤逐步得到愈合,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田世龙/文

返回】【顶部】【关闭】        
•  聋生养成教育方法初探 ( 2007/10/12 )
•  试谈数学活动课在教学中的设计及运用 ( 2007/10/12 )
•  用“木桶理论”进行聋生班级管理 ( 2007/10/12 )
•  浅析学校机房的维护和管理 ( 2007/10/11 )
•  正确引导 塑造自我 ( 2007/10/11 )
•  聋校应用题教学三关键 ( 2007/10/11 )
•  聋生出走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 2006/1/17 )
•  这分该不该扣 ( 2005/9/26 )
•  以退为进 春风化细雨 ( 2005/9/26 )
•  进步,从满足开始 ( 2005/9/26 )
•  兴趣也要正确引导 ( 2005/9/26 )
•  绿草地引发的风波 ( 2005/9/26 )
•  德育案例论文选登 ( 2005/9/15 )
•  试谈聋生逆反心理的矫正 ( 2005/9/15 )
学校名称:湘西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地址:吉首市科技园社区杨家坪12号
联系电话:0743-8716244(值班室)8756511(校长室) 8756512(工会、总务处) 8716874(教务处)
传真:0743-8756511 邮政编码:416000 备案号:湘ICP备17017769号